語言:越南文 印尼文

篳路藍縷 從零開始

1968 年,中央大學理學院合併了原本在苗栗舊址的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在中壢現在的校址上開始建校,最初設立了物理系與大氣物理學系兩個系。第一屆的師生們十分艱苦,由於校舍還沒完工,只能在中壢中學 ( 現中大壢中 ) 上課,院士打趣地說到:「有些學生可能就不怎麼愉快,怎麼上了大學還在高中上課。」也提醒了我們那個年代,篳路藍縷, 許多單位往往先成立再慢慢建設。到了隔年院士入學,師生們已經開始在科一館 ( 地球科學院 ) 上課而住宿則是在地科院對面也就是現在的國際學生宿舍。總是最艱辛的,與校舍問題緊緊相扣的便是師資,物理系創立的頭兩屆師資多半都是兼課老師,直到第三屆之後才慢慢地有來自畢業於本校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碩士與國外回來的博士投入物理系教職,開始有了專任深度投入的師資。那時候物理系主要的教學方法是以上課為主,學生們早上上課, 回宿舍後開始讀書解題,系上沒有老師做研究,教學專注於傳統物理學理論與數學運算技巧。院士回想起過往,他在讀大學的時候沒有聽過一場學術的演講,也沒有看過任何作學術的研究與論文。 倘若說科學發展是個探索的過程,那時候的學生沒有看過探索的過程也沒有看過一個新的探索成果。1977年物理系成立碩士班開啟了物理系系統性研究的一道曙光。

研究開端 扶搖直上

80 年代初,院士完成了博士並在美科技業工作數年後回國任教,那時已經有幾位在國外接受過完整教育的年輕教授從事研究活動,中央物理也開始有了實驗室、專屬圖書館、機械工廠、與開辦數年的物理與天文研究所碩士班。而這時候物理系大學生也開始跟著教授進行專題研究。院士說這好比在沙漠中終於看到了綠洲,發展到這樣的階段實屬不易, 但卻也代表著台灣的基礎研究與高科技人才培育已更上層樓。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對於物理系是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 1982年光電科學研究所從物理系分出成立研究所,1986 年物理系成立了「物理與天文研究所博士班」, 1992 年天文研究所從物理系分出成立研究所。一路到 90 年代末期的中央物理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全系的教授都有國科會的計畫,對當時全國的物理系而言在研究與質量與水準而言已居領群。兩千年後持續近二十年 的蓬勃發展,物理系研究領域涵蓋 : 重力、高能、原分子、光學、電漿、凝態、流體、生物物理、複雜系統等,為全國物理系中涵蓋最完整的學系,多項研究亦居國內外研究前沿。更發展出全國獨特的物理教育系統。

繼往開來 探索創新

物理是個探索未知的自然科學,院士將物理研究的方法概分為理論與實驗兩部分,過程概分為繼往與開來兩部分,上述二項共可組合成分居四象限的四種組合。然而過往台灣物理系的教育強調既往理論學說與其數學技術,忽略掉了其餘三個象限,缺乏對於探索研究中極需的基礎實驗技術與開創未來的方法學的鍛鍊。80 年代初有別於許多物理系的套裝式的實驗課程,中央物理在大二學生的課程中加入整合性的實驗物理,以一學期時間教導學生實驗所需的工具,如電子、電路、數值運算與介面控制,與機械工廠操控;並在第二學期讓學生們運用這些工具做出自己的專題,教導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